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页 》百利宫娱乐场 》综合报道
广东省珠海市法学会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发展论坛在珠海成功举办

时间:2018-11-16   来源:广东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qsr

11月14日,广东省珠海市法学会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发展论坛在珠海举办

  11月14日,广东省珠海市法学会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发展论坛在珠海成功举办。澳门百利宫: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澳门百利宫: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张强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深入贯彻百利宫娱乐场:总书记视察广东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仲裁服务深度合作、协同发展为主题,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献言献策,共谋仲裁发展大计,为完善粤港澳法治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实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贡献新的法治力量。

澳门百利宫: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致辞

  鲍绍坤在致辞中指出,仲裁是国际通行的解决民商事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重要法律途径,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海市法学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并举办发展论坛,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强仲裁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仲裁事业发展,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鲍绍坤强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是进一步发挥法学会职能、繁荣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益尝试,今后在组织开展研究工作时,一要坚持正确方向,推动研究健康发展。坚持以百利宫娱乐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展开研究。二要立足本土实践,推动学术创新发展。要以完善仲裁理论、推进其创新发展为主要任务,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度研讨,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仲裁理论和仲裁制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仲裁事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三要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增强论坛实效性。对于论坛中产生的优秀成果,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成果转化工作,努力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使澳门百利宫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层,应用于法律实践之中。同时,积极宣传论坛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使论坛真正成为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智库,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致辞

  梁伟发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百利宫娱乐场: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落实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他指出,希望论坛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法治建设、交流合作的发展。大力宣传推广仲裁法律制度,繁荣仲裁理论,推动仲裁实施;充分利用这一渠道,积极开展研究,持续推动国际商事仲裁的高端化发展,为各方更好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要把粤港澳大湾区仲裁发展论坛办好并持续,力争成为展现大湾区仲裁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国内外了解广东省仲裁工作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

珠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张强致辞

  张强指出,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运行,大湾区的地缘优势更加突出,互利互补合作共建的条件也更趋成熟。珠海将以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平台,深化粤港澳合作,营造更为开放、透明、公平、自由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加大政策引领与落实力度,与大家共同携手建立世界一流湾区。希望珠海市法学会、珠海仲裁委和珠海市法学会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主动融入湾区建设大局,不断开辟创新道路、释放改革活力,凝聚人才智识,积极发挥仲裁在对接和服务国际贸易方面的先天优势,在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论坛由珠海市法学会、珠海仲裁委主办,也是珠海市法学会粤港澳大湾区仲裁研究会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学术论坛。

  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何桂复,广东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珠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雷广明,珠海仲裁委主任王瑞森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法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办公室、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香港仲裁司学会、香港博信调解中心、澳门世贸中心仲裁中心的仲裁业界专家,全国知名仲裁法学研究专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仲裁机构代表共约200余人出席。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